林森
深喉:Verra制裁沉重打击中国碳减排信誉
林森专业号 | 2024-8-30

2024年8月,自愿碳市场迎来重磅消息:Verra宣布拒绝中国的37个水稻种植项目,并对项目参与的项目倡议者和审定/核查机构(VVB)实施重大制裁。这一史无前例的举动,如同一记重拳,震动了整个自愿碳市场,也引发了业界对VCU市场未来走向的深度思考。

旧方法失效

此次事件的导火索是Verra在2023年3月永久停用了UNFCCC清洁发展机制(CDM)方法_AMS-III.AU_,该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水稻种植项目的碳减排量核算。Verra的这一决定并非一时冲动,而是基于其第6节核证碳标准(VCS)注册和发布流程的严格质量控制审查,以及新的VVB性能监控计划。

审查发现,这些项目存在严重问题,包括额外性证明不足、项目被指定为小规模、项目区域被夸大以及缺乏足够的证据来确认基线和项目场景实施等。遥感数据分析也支持了这一结论。为确保VCU的可靠性和高质量,Verra果断采取了行动,对这些项目和相关机构进行了制裁。

Verra的拒绝表明,这些水稻项目在碳汇量核算和项目设计上存在严重问题。这不仅损害了项目的直接利益,也削弱了国内外投资者对其他中国碳减排项目的信心。与此同时,中国在国际碳市场的地位正经历着显著的变化。曾一度作为全球碳市场的主要供应方,中国正面临来自其他新兴经济体的激烈竞争,以及国际社会对碳排放核算和透明度要求的提高。

Verra对中国项目的制裁

Verra是一家国际知名的第三方认证机构,对于全球碳市场而言具有重大影响力。近期,Verra对中国37个水稻项目实施了制裁,具体措施包括暂停这些项目的注册和核证。此次制裁的原因主要涉及项目存在的合规性问题。

经过详细分析,发现这些被制裁的中国水稻项目主要存在以下问题:首先,项目在设计、实施和监测方面未能严格遵守Verra的相关规定;其次,部分项目在碳汇量核算过程中存在夸大事实的情况;最后,项目管理不善,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审核机制。

此次制裁影响了中国多个水稻项目,涉及的项目主要包括分布在江苏、安徽、湖南等地的多个水稻种植项目。同时,相关的水稻种植企业、碳汇开发企业和认证机构也受到了波及。这些企业和机构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面临项目暂停、资金链紧张等困境。

Verra的行动并非终点,而是新起点。12月,Verra宣布开发新的水稻种植方法学,并预计将于今年晚些时候正式启动。新方法学将包含田间分层指南、考虑、核算或监测一氧化二氮排放和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变化、进行甲烷测量的标准化指南等,旨在帮助项目支持者更可靠地实现减排并生成高质量的VCU。

国际碳信誉受到极大打击

事件的爆发对中国在国际碳市场的信誉造成了显著冲击。作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,中国在此领域的表现一直受到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。此次Verra对中国37个水稻项目的制裁,不仅揭示了这些项目在核实和监测上的缺陷,还引发了外界对中国整个碳市场运作透明度和诚信度的质疑

在此事件发生后,其他国家对此的反应也颇为迅速。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已公开表示对此事的关注,并可能重新评估与中国在碳市场领域的合作。欧洲碳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可能会考虑加强对中国碳信用进口的审查,而其他发展中国家也可能在寻求国际碳信用时,对中国项目采取更为谨慎的态度。对于中国碳市场国际合作的前景而言,此次事件无疑增加了不确定性。未来,中国可能面临更严格的国际审查和合规要求,这可能会对中国的碳项目国际合作产生不利影响。

然而,如果中国能以此为契机,强化国内碳市场的规范性和透明度,同时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展现更大的国际责任感和领导力,那么长期而言,仍有可能恢复并增强国际社会对其碳市场信誉的信心。

VCS治理体系缺失亟待解决

面对Verra对中国37个水稻项目的拒绝,我国政府和企业在应对策略上拥有多方面的选择。首先,政府可能会对现行的碳市场政策进行细致审查,针对性地调整与优化。企业层面上,预计将加大对项目质量和透明度的控制,确保符合国际标准。此外,不排除通过法律途径对Verra的制裁提出异议,同时,也可能积极游说国际组织,争取项目重新认证。

在此事件的影响下,中国碳市场规范化发展的必要性显得尤为突出。规范化不仅涉及规则和标准的制定,还包括执行和监督的严格性。必须建立起一套完整、透明、可操作的碳资产开发、注册、核销流程,从而增强国内外投资者对市场的信任。同时,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亦不容忽视。通过与发达国家在碳市场管理、技术转移、以及碳汇项目开发等多方面的合作,不仅能够提升我国在碳减排方面的能力,还能促进国际社会对我国碳市场及项目的认可。在开放合作中,中国可以借鉴国际先进的碳市场经验,结合自身国情,探索出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的可持续路径。

 

Verra对中国37个水稻项目的拒绝,不仅是对这些项目本身的否定,更是对中国在国际碳市场信誉的一次重大打击。长远来看,这一事件将促使中国碳市场进行深刻的反思和调整。此次事件暴露出中国在碳市场项目管理和监督方面存在的不足,对中国碳市场发展的长远影响不容忽视。未来,中国将需要加强对碳市场项目的监管,提升项目质量,以重塑国际投资者和合作伙伴的信心。在提升国际碳定价能力方面,中国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存。一方面,国际碳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,中国需要克服技术和规则上的劣势;另一方面,随着全球碳减排需求的上升,中国有机会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,提升在国际碳定价中的话语权。展望未来,中国碳市场的发展前景依然广阔。在经历了此次事件的洗礼后,中国有望以更加规范、透明和开放的态度,迎接国际碳市场的挑战和机遇。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,不断提升自身在国际碳市场中的地位和影响力,中国将为全球碳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作出更大的贡献。

信息与知识分享平台
基于现代网站理论和E-file技术构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