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森
昌江积极探索红树林湿地生态保护修复新路径 筑牢绿色海岸线
林森专业号 | 2025-4-3

近年来,昌江不断加大红树林等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,持续开展退塘还林还湿、红树林湿地定期监测等保护专项行动,促进红树林面积持续扩大,为筑牢绿色海岸线持续发力。

生机勃勃的红树苗(王学武 摄)

近日,记者在海尾镇南罗村看到,一米多高的红树苗整齐排列,尽管枝叶尚未完全连成一片,但已初具规模。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,眼前的这片红树林在几年前还是一片虾塘,不仅水质差,还散发着难闻气味,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日渐突出。得益于退塘还林还湿后,如今这里的生态环境已得到明显的改善。

南罗村红树林初显成效(杨萍 摄)

海尾镇南罗村驻村第一书记汪德政说:“红树林种植后,每年都有大批候鸟到这片红树林过冬,为其提供了栖息地,维护了生物多样性,丰富了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生存空间,增加了渔业资源。”

在红树林保护修复过程中,护林员每天都会不定时进行巡查巡护,同时通过视频监控、水质监测等方式,及时发现和制止破坏红树林违法行为。目前,新种植的红树林长势良好,沙虫、螃蟹等生物栖息其间,也为过冬候鸟提供了栖息场所。

县林业局海尾管护站护林员钟振方说:“我们巡护主要是防止村民在树林里挖螃蟹挖沙虫,破坏掉红树林,同时也大力宣传保护红树林,保护生态平衡。”

据了解,受气候和水文条件等因素影响,我县沿海地区红树林生长面积较少,主要分布在海尾镇和昌化镇沿海,现存的红树林群落稀疏成片面积不大,个别滩涂上零星生长一些红树林幼苗和林木。为改变这一现状,增加红树林面积,昌江积极实施红树林营造工程,2020年以来,我县在珠碧江河口实施了《昌江珠碧江河口湿地红树林生态修复项目》,完成新营造红树林面积1200多亩。2023年在全省公益林调整工作中,我县及时将昌江珠碧江河口湿地红树林生态修复项目,新增红树林种植面积1200多亩,全部划入林业生态公益林管护,实行网格化巡护。

县林业局副局长刘永国说:“积极对接省级主管部门,加强对红树林湿地生态保护修复等方面管理培训。争取省级部门财政支持,更好推进我县红树林生态保护修复工作。”

总编辑 / 林蕾妮

主 编 / 符许尖

编 辑 / 何信伶

责 编 / 陈新宇

审 核 / 李德乾 陈家漠 林锋

作者简介
head
作者:
<
2025 年
4 月
>
  • 30
  • 31
  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4
  • 5
  • 6
  • 7
  • 8
  • 9
  • 10
  • 11
  • 12
  • 13
  • 14
  • 15
  • 16
  • 17
  • 18
  • 19
  • 20
  • 21
  • 22
  • 23
  • 24
  • 25
  • 26
  • 27
  • 28
  • 29
  • 30
  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4
  • 5
  • 6
  • 7
Today
文章分类
手机文集
信息与知识分享平台
基于现代网站理论和E-file技术构建